柳斌:关于家庭教育
2014-03-18 10:12:00
原教育部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知名教育专家柳斌
关于家庭教育,我讲五个问题。
一.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人自动物变成人的重要条件是需要结成社会,所以人自动物发展成人的过程叫做社会化进程),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
游戏、学习、劳动是人的社会活动三种主要形式。未成年人一般主要从事游戏和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步过渡到独立参加以劳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人生最初的游戏和学习场所,而且引导他们从游戏过渡到学习,再从学习过渡到劳动。
这种引导,就是家庭教育。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部代替不了家庭教育。
家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都有各种需求,从吃饭、穿衣、居住,到游戏、娱乐、学习、劳动、交往等,无论是物质的需求还是精神的需求,大都由每一个人所在的家庭来提供、满足,这是家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所必须发挥的功能。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隔代教育”指的是主要由祖辈来承担的家庭教育,它是相对于“父母教育”模式而言的。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2010 年,中国留守儿童约5800 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临时监护。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老师们反映,这些孩子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个性发展、道德品质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比父母在家的学生难以管理。隔代教育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过度溺爱型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许多老年人因为自己经历过苦难岁月,在儿女长年不在家的情况下,唯恐孙子孙女受"委屈”,哪怕自己少吃少穿,也心甘情愿竭力满足孙辈的要求,什么都依着孙辈,哄孩子开心。对孩子特别的溺爱,事事代劳,无微不至。结果不但让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养成了不少坏习惯。
过度管教型 在农村不少老年人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之类的旧传统。所以对孩子的管教过度严厉,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很少有发言权。弄得孩子畏首畏尾,不能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束缚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放任型 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管教,只是照看好孩子的日常的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品德养成、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因爱的缺失而感到家庭不温暖,变得放任白流。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老年家长有许多优势,但也有不少不足,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扬其所长,去其所短。通过培训,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使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由于老年家长在个人经历,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个性专长等方面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对他们的家教培训工作必须抛弃学院式的做法,要从当前面临的问题出发要以知识带案例,多讨论,多沟通,讲求实际效果。在顾秀莲副委员长主持的会议上,我曾发言说,针对众多的老年家长,知识不要讲得太多,要求也不要提得太多重要多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要求提多了人家记不住,也做不好。我主张大的方面提三条就可以了:1. 以爱润其心;2.以德导其行;3.掌握教育方法。这三条做好了,就“善莫大焉” “福莫大焉”了!
三.以爱润其心
"爱是什么"?从心理学上来说,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对入成事物亲近、关切、帮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其实说到底,爱就是一种强烈的喜欢的情感,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对于教育来讲,最需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热爱教育的对象,热爱孩子。
爱孩子是教育的根基。-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如果没有"爱"这种情感的联系,那么这种教育就是苍白无力的、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有着血缘关系,家长一般都是爱孩子的,祖辈一般都是爱孙辈的。但是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对孩子的爱仅仅停留在关爱这一点上是不够的,还要做到"爱之以其道","爱之适其度”。
爱之以其道。"道"是指什么?说简单些,就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爱之以其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去爱孩子。这就要求家长努力去把握孩子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初步地掌握一些教育规律。
老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的心理概括得很好,他讲了三个“好”,四个“喜欢”:“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的声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小孩子喜欢称赞的。”这三个“好”四个“喜欢”正是儿童少年最基本的心理特点啊!家长们应当鼓励小孩子好奇、做游戏,指导小孩子在模仿中取得成功,支持他们交小朋友,参与野外活动二而在我们的许多家庭中常常不这么做,不允许好奇,不允许游戏,不允许到野外去活动,不允许交小朋友;小孩子喜欢称赞,偏偏不称赞,批评多于称赞。有好奇才能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都不允许,孩子怎么能愉快呢,怎么能活泼呢,怎么能有创造性呢?所以即使是老年家长也要学习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爱之适其度。"度"是什么?简单讲,就是"分寸”爱之适其度,就是爱孩子要恰当,要有分寸。家长不应随意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把孩子的要求分成两类:一是合理的要求,二是不合理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应努力予以支持或满足不合理要求应讲清道理,予以劝导,或不予支持,不予满足。不能养成孩子的任性性格、任性行为。其实,任性的孩子都是父母或其他家长娇惯出来的。当然家长也不应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放任自流或压力过大都是不适度的行为。当前家教中常见的是急功近利的倾向,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例如许多家长都在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要知道,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为不输在起跑线而抢跑的孩子,却可能更多地输在人生这场马拉松赛的中途或终点。家长不应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应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每个家庭都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有利于孩子愉快成长的家庭文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急功近利的又一表现。不少园所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阅读、算术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开设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曾经有人向我兜售三个月让三岁孩子认识三千个汉字的妙法,希望我在全国推广。他说,这样就以创造“三岁扫盲”的奇绩了。我坚决拒绝了。因为:一.不必要。〈毛选〉五卷全部用字还不到三千个,为什么要让一个三岁孩子去掌握呢?二.没有用。三岁孩子尚未进入学习年龄,通过强化训练掌握的三千字,无处应用,过不多久就会忘掉的。三.三岁孩子有他自己的任务F那就是用他的口、耳、鼻、舌、身去感知对他来说是默生的、新鲜的、未知的世界,去和小朋友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去亲近自然,去感受亲情,去初步地认识社会。当人生三岁时,这些难道不是比识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更为不可缺少吗!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必须抵御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愉快地成长。
四.以德导其行
道德是什么?简单说,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所以,道德教育从它的本原来讲是“故人”的教育要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
现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口号喊得很响,而重视早期品德的培养却常常被忽视。其实,人做每一件都离不开人的品格、离不开情感、意志、真诚、热爱、友善、合作、践行等品格修养。知识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成功因素的全部。在许多情况下品格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跌倒了是失败,爬起来就是成功。爬起来当然需要知识,但首先需要的是品格和意志。即使从成人社会来看,现在跌倒了就永远爬不起来,遇到一点挫折就轻生、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不少还是高学历者。这不是足以发人深省吗?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他为什么能成功"的问题时说:他的成功是得益于小学老师的教导。是小学老师教会了他1. 吃饭前先洗手; 2. 不说假话; 3. 做错了事要改正; 4. 承诺了的事要做到。他认为,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为他的人生坐标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其实这几条也应该从幼儿阶段做起F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F德育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很多教育家曾经讲过非常中肯的道理,比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曾经讲过"教给孩子德性吧,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贯而非金钱。"对有钱的家长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忠告。据前些年报道,有位母亲被女儿雇凶杀死,归根结底就是钱给多了,关心和教育少了。要知道,这样的杀亲悲剧并非只此一例啊!
当前,应当让老年家长们与我们一起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道德问题,时时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培养爱心,培养善心”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体验了知识恐慌、智慧恐慌、本领恐慌,在知识、智慧、本领这些方面有了危机感。然而,道德呢?爱心呢?善心呢?这些更为重要的方面,却没有引起大多数人更多的关注。人们竭力追求知识和本领,但许多人不懂得一颗博大而真诚的爱心可以让你拥有一切。人们竭力追求智慧,但许多人不懂得离开了善心的智慧会使人变得邪恶。如果经过十几年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爱心、没有善心,这个社会能长治久安吗?我们能够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肩负起家庭、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吗?我们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把培养尊重、诚信、宽容、同情、谦让、扶贫助弱等仁爱友善的品质作为重要的任务,重视起来。
道德教育当然要讲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是需要从小做起的。比如讲扶贫济顷,街头有一个残疾人在那儿拉琴,前面放一个盘子,小孩子问这是干什么,家长说:"别理他,都是骗钱的。"我觉得这个家长这样处理,实际上是失去了培养孩子扶贫济困思想和品德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给孩子一点零钱,让他投盘子里。通过这种扶贫济困的行为,一方面对这些有困难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即使是小事责我觉得做一做,能够形成风尚,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五.要讲求好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首先要有爱心,但是,光有爱心还是不够的,还应当有比较好的方法。
只有热爱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只有了解儿童量才能教好儿童;只有尊重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家长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都是这样的。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不了解子女声不能和子女有效沟通思想。有的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常常是爱有余,了解不足。浙江金华发生的案例,那个母亲对孩子非常爱,几乎是全身心为了这个孩子的成长,结果,反过来被孩子打死了,为什么?对孩子缺乏了解,压力过大。类似的血泪案例还有很多,比如青海夏斐被母亲打死的案例北京隋鑫喝农药自杀的案例等等。老师对学生和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了解是当前一个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而要做到相互了解,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允许学生或孩子发表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诉说,要提倡诉说,开启诉说之门。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不允许。孩子有什么情绪,有什么思想问题,有什么心理障碍都不允许诉说,不给他诉说的机会。不少老师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不少家长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没有诉说,没有沟通的渠道,怎么会有相互理解?没有相互的理解,怎么会有相互的信任?没有相互之间的信任,怎么会有相互之间的合作?怎么会有相互之间的思想和行为的一致?父母者是说孩子不听话,孩子老是感到委屈,经常导致一些血泪案件。
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1) 、倾听孩子的诉说。(2) 、欣赏孩子的作品(3)、和孩子心理换位。(4) 、与孩子讨论问题。如果能开启诉说之门,允许诉说,家长放下长辈的架子,冷静地想一摆孩子的言行有没有道理,并且以平等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不少血泪案件其实也是可以避免的。
教育儿童少年,要掌握好的方法。陶行知先生就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陶先生当校长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男生拿起一块砖头想要去砸另一个同学,急忙去制止,并且责令这个男生等一下到校长办公室去听候处理。陶先生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原因,等他回到校长办公室时,这个男生已经在等候了。陶先生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块糖来给这个学生,说:"这块糖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从口袋里拿出第二块糖,说:"这块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那个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这个校长。"然后又从口袋里拿出第三块糖,说:"据我了解你打那个问学是因为他欺负了弱小的同学,我看你还是很有正义感嘛,所以,这第三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这个学生流眼泪了,他很内疚,他说:"校长,是我错了,我不应该用砖头去砸人。"陶先生听了之后很高兴,说:“你还能够认错?这很好嘛,再奖给你一块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了第四块糖,然后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看来也可以结束了,你回去吧。”
陶先生就是这样来教育学生的,首先他对学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第二对学生是尊重的;第三他这样处理是公平的,没有偏颇;第四校长和学生之间是相互理解的。这种寓批评于勉励之中,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的办法唤醒了学生道德主体的自贵意识,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祖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一切苦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时时、处处、事事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人父母或祖父母者,要改变"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去恩赐给孩子"的思维模式,代之以"培养孩子自己创造美好世界的能力"的新观念,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成长为新时代高素质的公民,成长为国家复兴大潮中的有用之才!
关于家庭教育,我讲五个问题。
一.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
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比得上一百个老师。
——格言
纵观人类进化文明史,始终没变的是:父母是儿女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国民教育的平台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支撑的。三者相互关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但三者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家庭承担社会责任中最重要的一种功能。每一个人的社会化(人自动物变成人的重要条件是需要结成社会,所以人自动物发展成人的过程叫做社会化进程),不仅需要家庭的哺育,更需要家庭的教养。人们都是在家庭中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行为规范,学会生活自立的;在家庭中获得身体的发育,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社会生活基本技能的掌握。
游戏、学习、劳动是人的社会活动三种主要形式。未成年人一般主要从事游戏和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才逐步过渡到独立参加以劳动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家庭不仅为儿童提供了人生最初的游戏和学习场所,而且引导他们从游戏过渡到学习,再从学习过渡到劳动。
这种引导,就是家庭教育。所以说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部代替不了家庭教育。
家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人都有各种需求,从吃饭、穿衣、居住,到游戏、娱乐、学习、劳动、交往等,无论是物质的需求还是精神的需求,大都由每一个人所在的家庭来提供、满足,这是家庭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家庭作为最基本的社会生活组织所必须发挥的功能。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隔代教育”指的是主要由祖辈来承担的家庭教育,它是相对于“父母教育”模式而言的。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2010 年,中国留守儿童约5800 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临时监护。留守学生隔代教育现象相当普遍,老师们反映,这些孩子在心理健康、学业成绩、个性发展、道德品质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比父母在家的学生难以管理。隔代教育中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过度溺爱型 由于中国传统思想,许多老年人因为自己经历过苦难岁月,在儿女长年不在家的情况下,唯恐孙子孙女受"委屈”,哪怕自己少吃少穿,也心甘情愿竭力满足孙辈的要求,什么都依着孙辈,哄孩子开心。对孩子特别的溺爱,事事代劳,无微不至。结果不但让孩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而且养成了不少坏习惯。
过度管教型 在农村不少老年人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之类的旧传统。所以对孩子的管教过度严厉,说什么就是什么,孩子很少有发言权。弄得孩子畏首畏尾,不能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束缚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放任型 对孩子既不溺爱也不管教,只是照看好孩子的日常的生活起居。对孩子的品德养成、学习态度、心理健康等方面不闻不问,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因爱的缺失而感到家庭不温暖,变得放任白流。
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老年家长有许多优势,但也有不少不足,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扬其所长,去其所短。通过培训,帮助更多的祖辈家长们成为与时俱进的合格家长,让隔代教育成为"特色教育",通过学校、社会与家庭相互配合,合力打造新式的"隔代教育"。使孩子们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由于老年家长在个人经历,文化修养,兴趣爱好,个性专长等方面的情况十分复杂多样,对他们的家教培训工作必须抛弃学院式的做法,要从当前面临的问题出发要以知识带案例,多讨论,多沟通,讲求实际效果。在顾秀莲副委员长主持的会议上,我曾发言说,针对众多的老年家长,知识不要讲得太多,要求也不要提得太多重要多联系实际,加强针对性。要求提多了人家记不住,也做不好。我主张大的方面提三条就可以了:1. 以爱润其心;2.以德导其行;3.掌握教育方法。这三条做好了,就“善莫大焉” “福莫大焉”了!
三.以爱润其心
"爱是什么"?从心理学上来说,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对入成事物亲近、关切、帮助、投入的心理取向。其实说到底,爱就是一种强烈的喜欢的情感,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对于教育来讲,最需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热爱教育的对象,热爱孩子。
爱孩子是教育的根基。-夏沔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如果没有"爱"这种情感的联系,那么这种教育就是苍白无力的、就不会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有着血缘关系,家长一般都是爱孩子的,祖辈一般都是爱孙辈的。但是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家长对孩子的爱仅仅停留在关爱这一点上是不够的,还要做到"爱之以其道","爱之适其度”。
爱之以其道。"道"是指什么?说简单些,就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爱之以其道,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去爱孩子。这就要求家长努力去把握孩子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初步地掌握一些教育规律。
老教育家陈鹤琴把儿童的心理概括得很好,他讲了三个“好”,四个“喜欢”:“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的声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小孩子喜欢称赞的。”这三个“好”四个“喜欢”正是儿童少年最基本的心理特点啊!家长们应当鼓励小孩子好奇、做游戏,指导小孩子在模仿中取得成功,支持他们交小朋友,参与野外活动二而在我们的许多家庭中常常不这么做,不允许好奇,不允许游戏,不允许到野外去活动,不允许交小朋友;小孩子喜欢称赞,偏偏不称赞,批评多于称赞。有好奇才能产生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模仿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都不允许,孩子怎么能愉快呢,怎么能活泼呢,怎么能有创造性呢?所以即使是老年家长也要学习些心理学、教育学知识。
爱之适其度。"度"是什么?简单讲,就是"分寸”爱之适其度,就是爱孩子要恰当,要有分寸。家长不应随意地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把孩子的要求分成两类:一是合理的要求,二是不合理的要求。合理的要求应努力予以支持或满足不合理要求应讲清道理,予以劝导,或不予支持,不予满足。不能养成孩子的任性性格、任性行为。其实,任性的孩子都是父母或其他家长娇惯出来的。当然家长也不应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放任自流或压力过大都是不适度的行为。当前家教中常见的是急功近利的倾向,对孩子要求过高过急。例如许多家长都在喊,"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要知道,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为不输在起跑线而抢跑的孩子,却可能更多地输在人生这场马拉松赛的中途或终点。家长不应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不应对孩子施加过大的心理压力,每个家庭都要努力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有利于孩子愉快成长的家庭文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是急功近利的又一表现。不少园所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阅读、算术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开设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曾经有人向我兜售三个月让三岁孩子认识三千个汉字的妙法,希望我在全国推广。他说,这样就以创造“三岁扫盲”的奇绩了。我坚决拒绝了。因为:一.不必要。〈毛选〉五卷全部用字还不到三千个,为什么要让一个三岁孩子去掌握呢?二.没有用。三岁孩子尚未进入学习年龄,通过强化训练掌握的三千字,无处应用,过不多久就会忘掉的。三.三岁孩子有他自己的任务F那就是用他的口、耳、鼻、舌、身去感知对他来说是默生的、新鲜的、未知的世界,去和小朋友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去亲近自然,去感受亲情,去初步地认识社会。当人生三岁时,这些难道不是比识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更为不可缺少吗!所以,在幼儿园阶段,必须抵御来自家长和社会的种种压力,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愉快地成长。
四.以德导其行
道德是什么?简单说,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所以,道德教育从它的本原来讲是“故人”的教育要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
现在重视早期智力开发的口号喊得很响,而重视早期品德的培养却常常被忽视。其实,人做每一件都离不开人的品格、离不开情感、意志、真诚、热爱、友善、合作、践行等品格修养。知识是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不是成功因素的全部。在许多情况下品格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跌倒了是失败,爬起来就是成功。爬起来当然需要知识,但首先需要的是品格和意志。即使从成人社会来看,现在跌倒了就永远爬不起来,遇到一点挫折就轻生、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不少还是高学历者。这不是足以发人深省吗?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他为什么能成功"的问题时说:他的成功是得益于小学老师的教导。是小学老师教会了他1. 吃饭前先洗手; 2. 不说假话; 3. 做错了事要改正; 4. 承诺了的事要做到。他认为,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为他的人生坐标确定了正确的方向。其实这几条也应该从幼儿阶段做起F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是可以终身受益的。
其实,在家庭教育中F德育应当是最为重要的任务。很多教育家曾经讲过非常中肯的道理,比如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就曾经讲过"教给孩子德性吧,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贯而非金钱。"对有钱的家长来说,这是非常好的忠告。据前些年报道,有位母亲被女儿雇凶杀死,归根结底就是钱给多了,关心和教育少了。要知道,这样的杀亲悲剧并非只此一例啊!
当前,应当让老年家长们与我们一起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的道德问题,时时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培养爱心,培养善心”已经是十分紧迫的任务了。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人们体验了知识恐慌、智慧恐慌、本领恐慌,在知识、智慧、本领这些方面有了危机感。然而,道德呢?爱心呢?善心呢?这些更为重要的方面,却没有引起大多数人更多的关注。人们竭力追求知识和本领,但许多人不懂得一颗博大而真诚的爱心可以让你拥有一切。人们竭力追求智慧,但许多人不懂得离开了善心的智慧会使人变得邪恶。如果经过十几年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没有爱心、没有善心,这个社会能长治久安吗?我们能够说这样的教育是成功的吗?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肩负起家庭、国家和人民的希望吗?我们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当把培养尊重、诚信、宽容、同情、谦让、扶贫助弱等仁爱友善的品质作为重要的任务,重视起来。
道德教育当然要讲道理,但更重要的是要把道理、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这是需要从小做起的。比如讲扶贫济顷,街头有一个残疾人在那儿拉琴,前面放一个盘子,小孩子问这是干什么,家长说:"别理他,都是骗钱的。"我觉得这个家长这样处理,实际上是失去了培养孩子扶贫济困思想和品德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应该给孩子一点零钱,让他投盘子里。通过这种扶贫济困的行为,一方面对这些有困难的人做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也净化一下自己的心灵。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即使是小事责我觉得做一做,能够形成风尚,那也是很有意义的。
五.要讲求好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首先要有爱心,但是,光有爱心还是不够的,还应当有比较好的方法。
只有热爱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只有了解儿童量才能教好儿童;只有尊重儿童,才能教好儿童。家长对子女,老师对学生,都是这样的。我觉得现在很多家长不了解子女声不能和子女有效沟通思想。有的家长不懂得尊重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的重要性,常常是爱有余,了解不足。浙江金华发生的案例,那个母亲对孩子非常爱,几乎是全身心为了这个孩子的成长,结果,反过来被孩子打死了,为什么?对孩子缺乏了解,压力过大。类似的血泪案例还有很多,比如青海夏斐被母亲打死的案例北京隋鑫喝农药自杀的案例等等。老师对学生和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了解是当前一个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而要做到相互了解,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允许学生或孩子发表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诉说,要提倡诉说,开启诉说之门。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不允许。孩子有什么情绪,有什么思想问题,有什么心理障碍都不允许诉说,不给他诉说的机会。不少老师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不少家长是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没有诉说,没有沟通的渠道,怎么会有相互理解?没有相互的理解,怎么会有相互的信任?没有相互之间的信任,怎么会有相互之间的合作?怎么会有相互之间的思想和行为的一致?父母者是说孩子不听话,孩子老是感到委屈,经常导致一些血泪案件。
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要学会平等地对待孩子。 (1) 、倾听孩子的诉说。(2) 、欣赏孩子的作品(3)、和孩子心理换位。(4) 、与孩子讨论问题。如果能开启诉说之门,允许诉说,家长放下长辈的架子,冷静地想一摆孩子的言行有没有道理,并且以平等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化解许多矛盾,不少血泪案件其实也是可以避免的。
教育儿童少年,要掌握好的方法。陶行知先生就给我们做出了非常好的榜样。陶先生当校长的时候,他看到一个男生拿起一块砖头想要去砸另一个同学,急忙去制止,并且责令这个男生等一下到校长办公室去听候处理。陶先生了解了一下事情的原因,等他回到校长办公室时,这个男生已经在等候了。陶先生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块糖来给这个学生,说:"这块糖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接着又从口袋里拿出第二块糖,说:"这块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那个同学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这个校长。"然后又从口袋里拿出第三块糖,说:"据我了解你打那个问学是因为他欺负了弱小的同学,我看你还是很有正义感嘛,所以,这第三块糖也是奖给你的。"这时这个学生流眼泪了,他很内疚,他说:"校长,是我错了,我不应该用砖头去砸人。"陶先生听了之后很高兴,说:“你还能够认错?这很好嘛,再奖给你一块糖”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了第四块糖,然后说:“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看来也可以结束了,你回去吧。”
陶先生就是这样来教育学生的,首先他对学生是民主的,平等的:第二对学生是尊重的;第三他这样处理是公平的,没有偏颇;第四校长和学生之间是相互理解的。这种寓批评于勉励之中,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的办法唤醒了学生道德主体的自贵意识,使孩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又不丧失自尊,所以,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身教重于言教。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是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祖父母是孩子在生活中一切苦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时时、处处、事事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为人父母或祖父母者,要改变"创造一个美好世界去恩赐给孩子"的思维模式,代之以"培养孩子自己创造美好世界的能力"的新观念,引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成长为新时代高素质的公民,成长为国家复兴大潮中的有用之才!